第299章(2 / 2)

郑屠 奉旨把妹 3887 字 22天前

王黼虽旗帜鲜明的支持嘉王赵楷,但面对太子他还不敢失礼,他赶忙施礼道,“这个……回太子殿下,臣当然知道,养寇自重,意指外出作战的武将故意保留敌人不剿灭之,以此来使自己的作用变得重要,并借机向朝廷……”说着说着,王黼突然明白了太子的意思,竟再也说不下去了。

皇帝眉头一挑,也是明白了太子的意思,他不由微微瞪大眼睛看向太子,眼中闪过一丝的惊喜。

太子看了王黼一眼,目光极度犀利,王黼在这一眼下竟不由低下头去,太子这才对皇帝拱手施礼道,“父皇,儿臣觉得,在东南平叛的虽不是郑临风,但他如此狡猾,定是担心东南战乱结束,咱们就会着手对付他,所以他才会故意找借口不去东南,以此来养寇自重!”

“圣上,臣认为太子所言极是!”郑居中立刻赞同道,紧接着又有几人出列表示赞同太子的意见。

皇帝点了点头,对太子微微笑道,“恒儿最近在读兵书?”

一句“恒儿”叫得太子心头一热,已经有多久没从父亲嘴中听到这样的称呼了……

“是,”太子恭声道,“儿臣除了四书五经,也看了一些兵书。”

皇帝满意的点点头,“如今天下贼乱四起,朕就常反思,身为一国之君,只靠读圣贤书是没用的,当初太祖太宗两位先皇也是在马上得的天下,结果传到朕这里,朕若也能通晓军事,能及时给童贯和高俅下达正确的命令,东南之乱也不会持续到现在,高爱卿也不会命丧……”皇帝说到这里已忍不住有些哽咽,太子与众臣赶忙都跪倒乞求皇帝节哀。

皇帝擦了擦眼角的泪花,让众臣起身后继续对太子说道,“你做的很好!你是太子,是朕的长子,也是你后面一帮弟弟的兄长,应该起到表率的作用!”

说罢,皇帝对众人正色道,“传朕的旨意,从今往后,皇子们不但要学习圣贤书,也要尽力学习兵法,大宋不仅需要仁君明君,更需要文武双全的皇帝!”

太子与众臣齐声称是。

“恒儿,我再问你,”皇帝又对太子道,“如今的局面咱们应该如何处置?”

太子回道,“父皇,儿臣认为应该按计划依旧向京东路发去旨意,要那郑临风派军去东南剿匪,他若遵旨自是最好,或许就是儿臣多虑了,他若抗旨,则也就证明了此事完全是一场演给咱们的戏。咱们便让他先得意一阵子,然后……”

太子斩钉截铁的说道,“儿臣愿亲赴东南,助父皇平定叛乱!”

“好!”皇帝心中那叫一个高兴,这段时间以来,他对身边的众臣都非常的失望,他万万没有想到,关键时刻肯站出来为自己分忧的,竟是一直以来不为自己所喜的太子!

看着太子那张激动中略带惶恐的面容,皇帝的心中不由升起了几分的愧疚,一瞬间,他想起了被他冷落致死的王皇后,也想起了自己曾经是多么喜爱这个带给过自己初为人父快乐儿子。

“朕真是有些对不起这个孩子啊!”皇帝心中暗暗叹道,然后他接着说道,“一切就按太子的意思去办!”

太子赶忙深深谢礼,心中激涌澎湃……

第557章,战马(6)

几日后,朝廷的旨意如期下达到京东路,果不出太子所料,郑飞以要平定内部叛乱的名义拒绝了朝廷的命令,同时,郑飞还亲笔向皇帝写了一封洋洋洒洒的数千字的信,在信中,他除了向皇帝解释自己为什么无法派兵相助朝廷平叛东南匪乱,还在言语中若隐若无的表达了自己的几分不满,不满于朝廷不经他同意而擅自大行封赏自己手下的将军,结果不但给自己惹出了这么一件大乱子,还耽误了自己向朝廷效力的机会。

又过了几日,这封信被宣旨大臣带回了东京呈给皇帝,皇帝看了气的不禁大骂起郑临风真是无耻至极,明明是他自己故意演戏给朝廷看好逃避发兵东南,但被他这么一说,倒成了是朝廷逼他这么做的,错全成了朝廷的了?身为堂堂京东路经略安抚使,怎么可以如此无耻?!

不过,皇帝气归气,心中也不免有几分懊悔,后悔当初不该听从蔡京的话搞出那么一件事,结果非但没有成功策反那庞万春与刘法,还给了那郑临风如此一个借口,这真叫偷鸡不成蚀把米!蔡京和梁师成真是太让自己失望了!

对皇帝来说,现在唯一能带给他安慰的就只有太子的表现了,而事实也证明太子是正确的,至少比梁师成、王黼等人对问题看得深,看得透!自己这些年一直对他颇有些冷淡,可在关键时刻,却是这个孩子勇敢的站了出来,主动请求去东南那个泥潭为自己分忧解难,真是个好孩子!看来自己也有必要检讨一下这些年的想法了……

皇帝当即下旨,正式任命太子赵恒为东南兵马大元帅,奉旨前去东南指挥大军平定东南匪乱,宣抚使童贯亦受其节制。

几日之后,太子率领着自己的东宫幕僚离开了东京。

这个消息也很快传到了京东路郑飞的耳朵里,郑飞听了后也不由有些暗暗惊讶,他记得太子,也就是未来的宋钦宗一直是不被当今的皇帝所喜爱的,虽然他最后依旧当了皇帝,但那也是在危难面前的临危受命,是他老子宋徽宗在金兵攻到都城下后让他替自己收拾残局,自己好能躲到南方去避难才当上的皇帝,而且原本的历史上也根本没有发生过他出京去东南剿匪这回事。

郑飞想来想去,唯一的解释也就是因为自己的出现,尤其是接连占据京东西路与京东路这种足以引起整个朝野震动的历史大事件的发生,已经彻底改变了历史的进程,也就不必避免的改变了许多历史大事件的发展的轨迹,以及许多历史人物原本的命运。

同时,随着这一切的改变,郑飞最大的优势,也就是他熟知历史原本进程的优势也开始在渐渐的变小,变小,如同蒙着眼般踏向已面目全非的未来。

郑飞想到这里不禁自问了一下,当这一天真的到来的时候,你可已做好了准备?

+++++++++++++++++++++++++++++++++++++

二月十五,赵良嗣终于传来了一个准信,他说,朝廷已正式任命原登州兵马钤辖、武义大夫,现河北东路沧州州钤辖马政自接旨后十日内做好准备,以买马的名义从沧州境内沧州海港出发,从海路直达辽东金地,带着大宋皇帝的亲笔信去见大金皇帝,商量结盟之事。

马政,还是马政,他虽不在登州了,却依旧是他代表大宋去与大金开始了第一次的接触,而历史上有名的“海上之盟”也就正式拉开了序幕!

郑飞在得到消息后掐指一算,根据赵良嗣所说的朝廷下旨的时间,再算上这道圣旨从东京传到沧州所需的时间,以及马政在沧州进行准备所需的时间,那距离马政率领使团从沧州出发大约还有十五天的时间,虽然这个时间比较仓促,但也足够开展原计划了!

而且既然马政是秘密出使,那他为了掩人耳目,也必然会采取隐秘的方式出发,所以必须从现在开始就监视住他,为此,郑飞首先下令朱贵派出调查局的精英马上赶赴沧州,在朝廷的圣旨抵达沧州之前首先对马政采取严密的监视,时刻注意马政的动向,从他每天去过哪,见过什么人,乃至吃过什么饭都要详细记录清楚,尽一切可能搞清楚马政究竟是在哪一天出发的,随行带了多少人,以及开了几艘船。

随后,郑飞又赶去了登州见到了正在登州港指挥众造船军匠连日连夜加班加点制造战船的孟康。

“孟康,现在正在建什么船?已经建好了几艘?”郑飞见面就直接问道。

孟康恭敬的朝着郑飞使了一礼回道,“统帅,我们现在正在造三种船,分别是蒙冲船,四车船以及多桨船。体积较小的蒙冲船已建好了两艘,四车船以及多桨船比较复杂,正在全力建造中,还未曾建好一艘。”

郑飞对战船不太懂,接着问道,“这三种战船都有何特性?”

孟康回道,“蒙冲船外形狭而长,以生牛皮蒙背,在船体上设有弩窗,不但防御性能极佳,更能对敌船发动进攻,同时,此船多浆前行,速度也极快,属于突击型战船。缺点是载人较少,只能承载三四十人。车船和多桨船则属于较大型船只,攻守俱佳,载人也较多,但缺点也很明显,就是速度较慢。”

郑飞接着问道,“四车船和多桨船,按照目前的进度,只全力建造其中哪一艘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工?”

孟康想了想道,“是四车船,六日内可完工!”

“好!我再调给你们一千人做下手,”郑飞立刻道,“你们停止手中的一切活,先尽全力造好一艘四车船,然后再抓紧时间多造几艘可以再小一些的蒙冲船,十日内,我要一艘四车船和至少五艘蒙冲船可以随时待命!”

十日?孟康只觉肩上的压陡然剧增,但他看着郑飞那不容回绝的表情还是咬咬牙一拍胸脯道,“是!请统帅放心!保证完成!”

+++++++++++++++++++++++++++++++++

十天的时间眨眼即过,孟康没有令郑飞失望,十天中,他与两百多名造船师傅以及一千名来帮忙的天道军士兵几乎都是吃住睡在造船厂,分成几班轮班倒,夜以继日又日以继夜,尽全力投入进了战船的制造中去。

终于,在第十天到来的时候,造船厂不但完成了郑飞下达的任何,更是超额完成了这个任务,一艘四车船与六艘蒙冲船整齐的停靠在了登州港的码头上!

郑飞非常满意,重重赏了孟康与造船厂上上下下,随后,四百名经过精挑细选的登州水师将士踏上了这六艘新战船,在用半天的时间适应战船后,随着郑飞一声令下,六艘战船驶离了登州港,朝着西北方向沧州港的方向疾驰而去。

郑飞站在码头上看着七艘战船渐渐远去的背影,暗暗攥紧了拳头……!

++++++++++++++++++++++++++++++++++